|
时光留下的印记:粮票发表时间:2024-09-03 16:47 时光留下的印记:粮票 民以食为天,粮食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。珍惜粮食是中华美德,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国家百废待兴,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,粮食等基本生活物资十分紧缺。加上当时一些没有接受改造的资本家,大量收购、囤货居奇、哄抬粮价,造成粮价飞涨、市场混乱。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需要的粮食,稳定粮价,消灭粮食投机,1953年11月政府颁布《政务院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》,逐步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(简称“统购”)和计划供应(简称“统销”)。1955年8月,国家颁布《国务院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命令》,详细规定了居民口粮、工商行业用粮和粮食制成品、饲料用粮的计划供应政策,按核定供应数量凭证供给。同年9月,粮食部发布关于《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使用暂行办法》的命令,规定供应凭证分为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、市镇饲料供应证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、全国通用粮票、地方粮票、地方料票七种。 1955年10月1日,我国正式发行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,名为“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”,全套共5枚,又称“开门票”,面值分别为肆市两、半市斤、壹市斤、叁市斤、伍市斤。
1953年10月16日,为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和粮价平稳,中共中央作出《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》。这项政策的核心是政府统一收购、统一销售,即“统购统销”。随后,“统购统销”被推行到棉布、食用油等诸多领域。1955年,国家层面发行全国通用粮票,中国社会进入“票证时代”。 民以食为天,粮票很快在诸多票证中处于流通性的顶端,有的机关企业用它发工资,有的人拿它兑换其他票证……到1993年,粮票已经存在了40年。
时间到了1982年,我国已经迎来了改革开放,但粮食等物资仍不富足,国家继续实行粮食计划供应政策,并对粮票的流通加强管理。国家粮食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管理措施,地市、县级以下粮食部门领取粮票要先行上报粮票计划,经上级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并列入当地粮食供应计划后方可下拨。居民需要领取粮票时,首先要在所在单位开具外出证明,并带上粮食供应证到指定的粮食供应站点领取粮票,领多少粮票,在粮食供应证上要扣减多少粮食供应指标。国家除发行全国通用粮票外,各省、市、自治区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发行地方粮票。地方粮票在本省、市、自治区范围内流通使用。只有全国粮票在各地都有效,出差的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。 社会中流通的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作为一种票证,并不具备货币的职能,只是人们买粮的资格证。那一时期,即便是再有钱的人没有粮票也无法购粮,因此人们对粮票格外珍视,对粮食也分外珍惜。
1992年,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,明确提出改革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此时各地的库存粮食充足,1992年底,全国844个县(市)放开了粮食价格,粮食市场逐步形成。1993年2月18日,国务院颁发《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》,提出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。实行了40年的居民粮食供应制度(即统购统销制度)逐步淡出历史舞台,粮票、粮本也在全国停止使用。
这些票证是物资匮乏时代的产物,更是计划经济的缩影。如今,粮票早已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,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中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,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人的“吃饭问题”。 丰年不忘灾年,增产不忘节约。小粮票见证大变革,小进步汇聚大发展。粮票这一“时代见证者”已然完成它的使命淡出历史舞台,而它仍然是我国计划经济这段沧历史的真实写照,是影响一代人的集体记忆。如今的粮票静静躺在票证收藏夹中、陈列在博物馆的展柜中,小小的身躯穿过岁月折射出伟大的时代变革,也不断告诫着现代人要忆苦思甜、珍惜粮食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。
上一篇难忘岁月:老挂历
下一篇铭记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
|